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令人欣慰的是,在新環保法的指揮下,已經出現了一大批注重節能減排城市。例如,杭州市已于日前頒布《2015年大氣污染防治實施計劃》(征求意見稿),提出從建筑節能、城市揚塵污染等多個方面入手治理,悄然打響一場包括建筑行業在內節能減排的高科技戰爭。
所謂高科技是指建筑設計和建造環節突出節水、節電、節材、節能的設計理念。位于杭州的國家首個鋼結構住宅產業化基地杭蕭鋼構是這一高科技的倡導者,其董事長單銀木向記者介紹,鋼結構是典型的四節一環保綠色建筑,僅垃圾排放量就比傳統混凝土建筑減少約六成。
綠色建筑擁抱新《環保法》 鋼結構率先發,隨著青海鋼結構響應綠色新環保的出臺以及淘汰落后產能、加強節能減排、構建生態文明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以鋼結構為代表的綠色建筑有望逐步在全國推廣,一場住宅領域的綠色風潮正席卷而來。
擁抱這一綠色風潮,政府部門伸出了“看不見的手”。記者了解到,住建部已先后頒布《綠色建筑行動方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以結構化補貼、多項扶持政策并舉的形式支持綠色建筑產業。而對于相關企業來說,技術優勢化作“看得見的手”,推動綠色建筑發展從“淺綠”邁向“深綠”,蓄力起跳。
鋼構鑄就綠色環保建筑的輝——鋼構作為現代的“綠色建筑”,與傳統的鋼筋混凝土建筑相比,鋼結構建筑更加節省能源,而且施工建造速度快。因其具有造價低、自重輕、強度高、抗震性能好、鋼材達到100%回收、綠色環保無污染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于住宅、廠房辦公、商業、體育和展覽等建筑中。
在如今鋼結構飛速發展的今天,青海鋼結構一直致力于打造造綠色鋼鐵典范企業,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為綠色建材發展作出的全面部署。青海鋼結構秉持“讓綠色鋼構走進千家萬戶,讓企業品牌走入用戶心智”的企業愿景,跟隨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中國經濟,以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系列手段,堅持“精益求精,永無止境”的品質文化,為客戶提供“效率高、品質高、價值高”的超高層品質樓承板服務!